海水淡化

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



一、产品介绍

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是基于反渗透(RO)技术的灵活供水解决方案,通过将核心处理单元(如预处理、反渗透膜组件、能量回收装置)集成于标准化模块中,实现快速部署、按需扩展的海水淡化需求。其设计兼顾小型船舶、海岛开发、应急供水及大型工业项目,例如:

image.png


集装箱式设备:单模块日产量可达1-500吨,适应偏远地区快速安装。

双膜法系统:“超滤(UF)+反渗透(RO)”工艺,实现99%以上脱盐率,保障工业用水品质。

二、产品特点

高度灵活性

模块化设计:单个模块可独立运行,或多模块并联扩展产能。

快速部署:现场安装仅需连接电源与水源,48小时内即可投产。

易安装与维护

集成化系统:预处理、脱盐、后处理全集成于模块内,减少场地需求(占地仅3-5平方米/模块)。

自动化控制:PLC系统实时监测水质(TDS、pH、压力)及设备状态,支持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。

环境适应性

宽水质适应性:进水盐度可承受30,000-40,000 mg/L(TDS),温度范围5-45℃。

抗腐蚀设计:采用耐酸碱不锈钢、玻璃钢等材质,适用于高盐、高腐蚀性海域。

节能高效

能量回收技术:压力交换装置回收40%-60%的浓盐水动能,降低能耗至3-4 kWh/m³(传统工艺需6-8 kWh/m³)。

低药剂消耗:智能加药系统按需投加阻垢剂、杀菌剂,减少化学污染。

image.png


三、工艺流程

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下:

预处理阶段

粗过滤:通过格栅、砂滤器去除悬浮物(SS≤10 mg/L)及藻类。

化学处理:

杀菌灭藻:次氯酸钠发生器抑制微生物滋生。

混凝絮凝:投加PAC/PAM吸附胶体颗粒,降低浊度至0.1 NTU以下。

pH调节:调整至6.5-8.0,避免膜结垢。

反渗透脱盐

保安过滤:5μm滤芯拦截剩余颗粒,保护反渗透膜。

高压泵加压:海水升压至5-7 MPa(一级RO),通过卷式复合膜分离淡水与浓盐水。

双级深度处理(可选):一级RO脱盐率98%后,二级RO进一步提纯至TDS<10 mg/L。

后处理与供水

矿化与消毒:添加碳酸氢盐改善水质口感,紫外线/臭氧消毒确保微生物指标达标。

能量回收:浓盐水通过压力交换器回收动能,降低能耗。

储存与分配:淡水经储水罐输送至用户端,水质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。

四、工作原理

反渗透核心机制

半透膜选择性透过:反渗透膜孔径0.1-1 nm,仅允许水分子通过,截留98%以上的盐分及有机物。

高压驱动:通过高压泵克服渗透压(约25-30 bar),迫使淡水透过膜,浓盐水被分离。

能量回收技术

压力交换装置:利用浓盐水动能驱动涡轮,为进水增压,降低高压泵能耗。

热法辅助:部分系统结合电渗析(ED)或多效蒸发(MED),提升低温环境下的效率。

智能控制逻辑

自动冲洗:定期反向冲洗膜组件,防止结垢。

变频调节:根据进水流量动态调整泵速,优化能耗。

五、性能及适用参数

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进水要求

image.png

模块化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格表

image.png

参数指标

单模块产能:50-200m³/天(标准单元)

最大扩展产能:≤10,000m³/天(多模块并联)

系统回收率:40-55%(海水) / 65-80%(苦咸水)

能耗:3.0-4.5kWh/m³(含能量回收)

出水水质:符合WHO、GB5749等国际标准

六、产品优势

①坚固耐用:采用全包围设计,采用减振设计

②可靠,寿命长:使用耐腐蚀管道(双相钢和塑料)和高压泵,采用防水设计,采用304机架并烤漆,采用可靠的部件

③易于安装:一体化设备,现场安装量少

3种规格:手动版,自动版,旗舰版

image.png

资源增效

缓解缺水:单模块日产淡水1-500吨,可为海岛、船舶提供稳定水源

农业灌溉:淡化后的低盐水(TDS<500 mg/L)可改良盐渍土,提升土地利用率。

经济性与环保

低成本运营:模块化设计降低初期投资30%-50%,单位制水成本降至0.5-1.5元/吨。

零污染排放:浓盐水回注或蒸发结晶处理,避免生态破坏。

可持续性

可再生能源适配:结合太阳能/风能供电,实现“零碳”淡化。

模块扩展性:随用水需求增长,可逐步增加模块数量,避免资源浪费。

七、应用领域

海岛与偏远地区

应急供水:灾害救援中快速部署集装箱设备,如台风灾区临时供水保障。

船舶与海洋工程

远洋船舶:集装箱式设备满足船员生活用水及冷却需求(成本降低60%-70%)。

海上平台:石油钻井、风电运维等场景的工业用水供应。

工业与市政

高耗水行业:电力、化工园区采用大型模块化系统(如10万吨/日),替代传统水源。

市政供水:沿海城市通过模块化设备补充市政管网,缓解淡水资源压力。

农业与生态修复

盐渍土改良:淡化后的低盐水用于灌溉,提升西北地区农田产量。

生态补水:为干旱地区湿地、河流提供生态基流。


cd